
潮間帶每天的時間不一定 通常就是趁退潮後 去海岸邊觀賞一些海底生物
下午五點半 由民宿老闆帶頭 往海邊走去
老闆抓起一把沙 說這裡面有星沙歐~
挖~這可是要看得非常仔細才可以看見說 不過,真的有耶~就跟外面賣的星沙是一樣的形狀~
從岸邊往海裡走去 退潮了 所以海水不深 但是一定要有拖鞋 不然走在石頭上應該挺痛的
發現的第一款生物 長的像是星星的形狀 但是刺刺的 還會很不乖巧的繼續蠕動
有著很難記住的名字 連問了老闆三次 還是記不得 歡迎知道的朋友告訴我~
這裏海膽好多好多 後來陸續在洞裡都能看到藏身於此的海膽
有三種種類 不知道平常吃的是那種
老闆說黑色這款最好不要抓 WHY?
海參的易見度好像很高 澎湖的山水沙灘海底都是
這裡老闆一抓又是好幾隻
這麼平凡的生物 怎麼市價這麼不便宜
海參有好幾種 還有些毛茸茸的
藍色珊瑚 好像已經死去 不過和大海配在一起 依舊很美麗
整各岸邊的貝殼 很多裡面都還有活著的寄居蟹 越撿越多 連隔壁的大哥都一起幫忙
不過,我們只挑好看的拍照~
這些都是空了的貝殼 我自己帶回去私人珍藏摟~活的就放生回大海吧~
看起來像是蝸牛的海兔 黏稠稠又軟綿綿 聽說是一對男女黏在一起
這麼細膩的事 我也分不出來
陸續,老闆又在海底挖出來兩顆海星
藍指海星是小琉球的招牌
這就不知道是什麼名了~一下硬梆梆 一下還會軟掉
很重很重的麵包海星最後出場 比女生的臉還大歐~而且一各人一支手還拿不太動
它的另一面 超可愛的 大家都搶著拍照說~
浪還是不停的打上來 遇到大浪就要穩住自己的腳步
這趟潮間帶 很有心得 也很與眾不同
看看這各石滬 怎麼和澎湖有名的雙心石滬還有幾分相似呢~